永續美學:在老石磨上行走的時光
永續

永續美學:在老石磨上行走的時光

2025.07.17

《在老石磨上行走的時光》

──關於一種美的永續,一種緩慢的智慧

在櫟莊園美術館的綠蔭光影之間,腳下踩踏的,並非尋常步道,而是一顆顆帶著時光溫度的石磨。

1800坪的土地上,我們嵌入了超過1700顆來自各地的老石磨。如今,它們不再是炊事工具,而是我們通往永續與美感之道的橋梁。


一場與雜草的和解

創辦人選擇鋪石磨入地,讓土地呼吸,而非水泥。石磨之間以碎石鋪底,並撒下草花種子,形成了自然卻穩定的生態地景。這樣的設計,讓地面不易雜草叢生,也就少了除草機的轟鳴。

您知道嗎,除草機耗能驚人──一台中型汽油除草機每小時約耗油0.8公升,並排放高達1.6公斤的二氧化碳(約等於一棵樹20天吸收量)。若定期維護1800坪的園區,一年可能需操作約200小時,相當於排放超過300公斤的二氧化碳,還未計人力與機具損耗成本。

而我們自豪地說──櫟莊園美術館只有「0.5個」園丁,只有久久來修整的守園者。靠著石磨與自然共構的智慧,我們省下了除草,也省下了能源。


老物再生,是對時間的致敬

不只省下能源,石磨的背後,更充滿人文歷史。您是否也曾想過,每一顆石磨,都曾由當地石匠就地取材雕製而成?那是一段段農村技藝與生活智慧的結晶。如今它們重新聚首,編織成我們園中步道的一段段故事。

這些石磨,沒有兩顆一樣,來自不同的地區與時代,有些磨盤邊角磨損,是時光賜予的指紋。它們曾在村落間磨過米、碎過豆,是一個個家庭的日常,也是一整個村莊的溫飽來源。據說在從前,一顆石磨可以養活整個村子,那是手與石之間的合作,是時間與勞動共同打造的生命循環。

創辦人說:「老物有種溫度,是歲月慢慢雕琢出來的。」我們並不想用新石磨仿老樣,而是選擇真正有歷史的器物──避免它們被丟棄,也讓時間留下的痕跡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。

而這,正是永續的根本精神:延續而非替換,珍惜而非消耗。

當你來到櫟莊園,踩著石磨,不妨閉上眼想像那曾在鄉村石屋中迴轉的聲音。那不只是農事的記憶,更是一種對自然節奏的尊重。

因為我們相信,最深刻的永續,不在宏大的口號裡,而是實踐在一顆顆寧靜不語的老石磨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