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藝
溫木藏鋼:梁柱的再詮釋
2025.05.18
在現代建築之中,鋼筋混凝土構造提供了堅實的結構性能,卻常顯冰冷與疏離。而「木頭包梁柱」的作法,正是一種溫潤語彙的回歸——以木質包覆梁柱,不僅柔化了空間語感,也讓結構與感官重新取得平衡。
木包梁柱,是將木材以板料、薄片或整木形式,依梁柱的尺度與比例,進行細緻包覆。其核心多為混凝土或鋼材,提供結構強度;外層則依設計語彙選擇實木、集成材或天然飾面板,藉由木紋、色澤與肌理,使原本冰冷剛硬的結構轉為視覺與觸覺皆親切的存在。
在技術上,木包作法需克服以下關鍵環節:
-
伸縮與收縮調節:木材具吸濕膨脹性,需設置伸縮縫與隱藏式留空,避免因熱脹冷縮而變形或翹曲;
-
與結構脫離固定:採用次結構如金屬骨架、木龍骨系統,避免將木料直接釘附於主結構上,保留結構完整性;
-
接縫與收邊處理:轉角與樑柱交界處常以倒角、隱縫、企口等手法過渡,達成工藝美感;
-
耐久與維護性:表面多以天然木蠟油、透明漆或防火塗料處理,延長木材壽命並確保安全。
這種「包覆而不隱匿」的手法,不是掩飾結構,而是一種重新詮釋。它讓結構存在的力量感不減,卻轉化為空間中的溫度來源。無論是一棟當代美術館的挑高展廳、亦或是歷史空間修復後的現代整合,木包梁柱的語言總是靜靜地說著:堅固之中,亦可柔和;力量之下,亦可藏美。
Share